土耳其地理环境优越,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投资和贸易条件。2019 年,土耳其第一、二、三产业分布中,服务业占主体地位。土耳其是世界粮食、蔬菜、水果、坚果、烟草和食用油主要生产国之一,第二产业则以化工产业、纺织、汽车制造等为主。服务业中,旅游、银行业较为发达,旅游是该国除出口外最大的外汇来源。随着中土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土耳其投资,其中,化工、纺织服装、汽车制造等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化工行业
土耳其是世界第七大和欧洲地区第二大塑料生产国,也是欧洲地区第五大涂料生产国,其化工产业现代科技含量高,产品种类丰富,是土耳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土耳其拥有6.2 万家化工企业,从业人数20万人,主要产品包括石油化工产品、无机和有机化工产品、化肥、涂料、药品、肥皂和清洁剂、合成纤维、精油、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此外,土耳其拥有中东地区最大的碱厂,产能可达75 万吨/ 年。主要出口至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家。数据显示,2018年,土耳其85% 的汽车产品销往外国市场;2019 年,土耳其出口车辆及其零部件总额达261.70 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5.3%。
2020 年1 至9 月,土耳其汽车制造商共生产854227 辆汽车(包括轿车、轻型商用车和拖拉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数值相较去年同期降低19%。2020 年前9 个月,土耳其汽车出口总额约为174 亿美元,同比下降24%。同期汽车总出口量下降33%,仅为616120 辆。
农业
土耳其是继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五大蔬菜和水果生产国、世界第七大农业国,其农业产值约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04%,农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25%。农业是土耳其国民经济的核心,农业生产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 左右。
土耳其每年出口约20 亿美元的鲜果蔬菜,是东欧、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榛子、无核葡萄干和无花果出口国。2018 年,土耳其向190 多个国家出口约1800 种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77 亿美元。②此外,土耳其在水果蔬菜加工、动物饲料、牲畜、家禽、乳制品、功能食品、渔业等行业以及冷链分销、温室、灌溉和化肥等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旅游业
土耳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古希腊、东罗马、奥斯曼三代历史遗迹在此汇聚,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4 个美丽海洋将其环绕。主要旅游城市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安塔利亚、布尔萨、科尼亚等,主要风景名胜有特洛伊、埃菲斯等古城遗址和棉花堡、卡帕多奇亚等喀斯特地貌区。旅游业是土耳其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德国、俄罗斯和英国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外国游客来源地。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 的数据,2018 年,土耳其是全球第六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同年外国游客数量为4600 万人次,旅游业的总营业额为295 亿美元。2019 年,外国游客总数达518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收入34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③但受暴恐袭击频繁发生、俄罗斯遭遇经济危机和土俄两国关系恶化等影响,近年土耳其旅游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制造业
机械制造是土耳其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之一,是土耳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和许多国家一样,土耳其绝大多数机器制商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经营模式灵活,能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坏境和技术发展。
在土耳其机械制造工业中,生产的零件和配件大都质量高且价格低,极具竞争力。廉价的劳动力、先进的工程技术以及机器制造商的优势都是确保土耳其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土耳其的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布尔萨、伊斯坦布尔、科贾埃利、特拉尔卡、马尔马拉、伊兹密尔、埃斯基谢希尔、安卡拉、科尼亚和加济安泰普等省份或地区。其中,布尔萨、科贾埃利、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和科尼亚主要生产机床;加济安泰普是纺织品和食品工业机械的生产地。
机械产品是土耳其第四大出口产业,占土耳其出口总额的9%,出口到200 多个国家。机械产品出口总额的60% 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国家,主要是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2018 年,机械行业进口总额超过280 亿美元,证明了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2018 年,土耳其农业机械市场规模达21 亿美元,在欧洲排名第4。
矿产业
土耳其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花岗石、大理石、硼矿、铬、钍和煤等,总值超过2 万亿美元。其中,花岗石和大理石储量占世界40%,品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三氧化二硼储量7000 万吨,价值3560 亿美元;钍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22%;铬矿储量1 亿吨,居世界前列。此外,黄金、白银、煤储量分别为516 吨、1100 吨和155 亿吨。③但同时,土耳其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需大量进口。水资源短缺,人均拥水量只有1430 立方米。④ 2018 年,土耳其矿业生产总值达到372 亿元。
矿产品是土耳其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动影响,近年贸易额有所下滑。2019 年,土耳其出口的矿产品总额达112.69 亿美元,占土耳其出口总额的6.6%。同年,该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2亿美元,下降10.4%,占土耳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2%。在土耳其对中国出口的矿产品中,大理石矿出口下降14.3%,在总体出口中所占比重降为30.5%;矿砂出口下降4.4%,所占份额降低至20.5%。矿物燃料在对中国出口中占比极低,约为0.1%。
2005 年以来,土耳其的采矿工程师人数快速增长,2018 年已接近3.8 万人,并不断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转化为高质量的劳动力储备。对于矿业企业来说,土耳其的优势不仅在于拥有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还包括相对较低的物流和钻探成本、邻近欧亚主要市场、交通物流便利及优厚的政府激励措施。目前,土耳其拥有773 家国际矿业公司。
钢铁业
土耳其钢铁业起步于20 世纪30 年代,与其工业同步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土耳其钢铁企业以国营为主。进入20 世纪80年代后,土耳其政府放弃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国营企业私有化法案的出台实施,国营钢铁企业开始私有化改革,钢铁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土耳其已成为世界第八大和欧洲地区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土耳其钢铁生产主要分为四大产区:马尔马拉产区(产能:1520 万吨)、爱琴海产区(产能:1130 万吨)、地中海产区(产能:1670 万吨)、黑海产区(产能:830 万吨)。土耳其拥有24座电炉钢铁厂、5 座感应炉钢铁厂和3 座氧气转炉钢铁厂,年均粗钢产能达到5180 万吨。土耳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钢铁原料的进口以及成材的出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9 年,土其出口的钢铁总额达99.384 亿美元,占土耳其出口总额的5.8%。
船舶制造业
土耳其为全球第5 大船舶制造国,拥有77 座造船厂,造船产能440 万载重吨,修船1900 万载重吨,具备建造8 万吨级船舶的能力。船舶制造和维修产业每年可为土经济带来25 亿美元收入,创造2 万余个就业岗位。
主要产品包括:石油运输船、化学品运输船、货柜船、散货船、普通货船、拖船、驳船、游艇、渔船、快艇和军用船舶。
土耳其出口商协会(TIM)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土耳其向136 个国家销售游艇和船舶,出口额达到10.4 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5.2%,占当年出口总额的0.6%。挪威是土耳其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额达到3.7亿美元;其次是马绍尔群岛、马耳他、法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分别为8430 万美元、7730 万美元、5670 万美元、4830 万美元和3880 万美元。①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航运业遭遇严重冲击,为节省开支,越来越多停止运营的船只被拆解,土耳其船舶拆卸产业逆势发展。